非池中 - 野境 - 探詢生命本質的原初與純粹:多納藝術《野境》林瑩真個展 (06.15.22)

2022-06-15|撰文者:林侑澂

人文與科技隨著時空不斷衍進。人們生活在這個環境、享受著所謂的,卻又總是期待著能夠回歸到某種樸質的純粹。

藝術家林瑩真出身於醫療背景,卻在工作數年後毅然轉身,投入藝術學院。在臺灣藝術大學的美術系,陸續完成了學士和碩士學位。在藝術創作的領域,林瑩真一直都勇敢而真誠前行著。2022年林瑩真與多納藝術合作發表了《野境》個展,分享近年的繪畫及雕塑作品。同時以兩種形式,一點點地探詢著人做為萬物之一、生命最原初的樣貌。


林瑩真,《虎 Tigers》,壓克力彩、色粉、油性蠟筆,160 x 130cm,2022。圖/多納藝術提供

一直以來熱衷於閱讀,林瑩真的書架、書單上最常見的是動物文學、生命文學的書籍。這一次個展也深受Marlo Morgan的著作《曠野的聲音》影響。林瑩真從書中的內容獲得啟發,試著去探尋人類與自然萬物的連結與相處。並且發現到生活中附加的、外在的事物,經常會成為生命的包袱。林瑩真認為當人類能夠從現實的紛亂中,回歸到生命的純粹時,周圍的環境會出現很真切的回應。而當人類不再執著於過多外物時,心就有可能找到自己。於是林瑩真在創作之中,一點一點地屏除對於心靈的感擾,進而將生命原貌轉換為視覺藝術。


林瑩真,《狐 Fox》,壓克力彩、色粉、油性蠟筆,72.5X91cm,2022。圖/多納藝術提供

林瑩真在個展中大量使用了動植物具有野性的形象,呼應著人與自然之間既流動又平衡的關係。經由繪畫與雕塑的實踐,細細地梳理感知。借鑒《曠野的聲音》書中內容,將澳洲原住民的自然觀與當代社會的日常生活對照,再一次重新學習如何成為「真正的人」。

註:《曠野的聲音Mutant Message Down Under 》由美國醫生瑪洛.摩根Marlo Morgan(1937-)所著,初版於1990年發表。將作者橫跨澳洲沙漠、原住民部落的生活見聞做了詳細的介紹。其中澳洲原住民與大自然相處、溝通的方式,提供了林瑩真諸多反思之處。


林瑩真,《綻 Bloom》,壓克力彩、色粉、油性蠟筆,91x116.5 cm,2022。圖/多納藝術提供

《野境》發表了雕塑與繪畫兩種形式的創作。然而它們並非是兩個系列,而更像是在一個主題之下,相互呼應、相互佐證的兩條詮釋的途徑。同時進行兩個類型的創作,林瑩真也試著銜接繪畫和雕塑的觀念。而創作的過程大多是從造型出發、經由媒材的運用,最終再思辨符號的意義。

過去的繪畫中,林瑩真擅用較低彩度的方式創作。近期為了尋求不一樣的視野,林瑩真有一段時間刻意擱置了畫筆,開始重新學習金工、陶塑或版畫等等媒材。期望透過新事物的學習,開啟突破慣性的契機。有趣的是,在「捏陶」過程中所獲得的塑形經驗,也反向地對於林瑩真的繪畫產生影響。尤其在於筆觸的運用,林瑩真在厚薄輕重的控制上越來越顯得自由。


林瑩真,《食蟹獴 Mongoose》,壓克力彩、色粉、油性蠟筆、畫布,45.5X53cm,2022。圖/多納藝術提供

有別於過去的視覺風格,林瑩真本次個展呈現出更加鮮活的筆觸、並將明度及彩度增強。林瑩真的系列繪畫以壓克力彩、礦物色粉和油性粉彩為主要媒材,也會在使用西畫的色粉在其中。多種不同質地之間,林瑩真經過反覆取捨,鋪將意念與媒材揉合。也將捏陶的觸感經驗、立體經驗運用在不同性質的媒材上,使得畫面呈現出了肌理豐富的層次感。讓創作不再僅是造型的建立,也同時是空間氛圍的建立。

關注於大自然中、人類與生物多樣性之間的連結,林瑩真取材動植物的方向,並非是日常的寵物或盆栽。而是以具有特殊性、造型有趣的生物為主。尤其日常不會見到的動物,牠們所帶有的距離感、神秘感,形成了某種介於想像與真實之間的氣質。林瑩真借用了這樣的氣質,試圖在創作中進入有形世界之外的討論。


林瑩真,《狐猴與藍花 Lemur and blue flower》,陶、化妝土、玻璃、金箔,21X18X13cm,2022。圖/多納藝術提供

原產於馬加斯加的跳狐猴,是現存最古老的靈長類物種之一。狐猴的眼睛在夜晚會反射出美麗的光澤,而鳴叫聲則是如同歌唱般有著音階,於是狐猴被當地人視之為「溫和的鬼魅」。而在古老的拉丁語系之中,狐猴也被賦予了類似的「夜之靈」稱呼。

在陶塑作品《狐猴與藍花》之中,林瑩真為了呈現出生命力與靈性,以「玉眼嵌入法」將玻璃珠嵌入為眼球。這樣的工讓狐猴的眼神不再只是聚焦地「看」著某處,而是以「觀」的方式同時面對萬物。藉此賦予了狐猴凝視者、守護者的角色。懷抱中的藍色花朵,則是象徵著值得被呵護的期許和盼望。最終林瑩真將「原始的靈魂眷顧著珍貴的希望」意涵,以多重的隱喻緩緩地融入進作品之中。

註:玉眼嵌入法發源於日本鎌倉時代,是製作佛像時所運用的技術。玻璃珠在嵌入陶塑之前,經過了彩繪瞳孔和貼金箔兩個步驟。而玻璃珠無法隨著陶土 / 化妝土一起窯燒,台座的組合也需要事先考慮卡榫。故創作中需要精準地掌握諸多的技術細節。


林瑩真,《梟 Owls》,壓克力彩、色粉、油性蠟筆,160X130cm,2022。圖/多納藝術提供

貓頭鷹在西方神話中,是夜晚的守護神、是智慧的象徵、甚至具有洞悉一切的能力。巨幅的畫布作品《Owls》之中,林瑩真描繪了兩隻蒼鴞 / 貓頭鷹,在生機盎然的草木之前,展現出即將降落和展翅兩種姿態。畫面運用多種媒材,賦予動物與植物豐富的顏色和質感。在白色、綠色、藍色和深淺褐色之間,看似迅速隨意的肌理堆疊,事實上是林瑩真為了在平面中體現「觸感」的反覆取捨。最終營造了介於超現實與現實之間的氛圍,反應出林瑩真既豐富又深刻的精神追求。


林瑩真,《鷺 Heron》,壓克力彩、色粉、油性蠟筆,91x72.5cm,2022。圖/多納藝術提供

來自東非的黑馬羚充滿生命力的形象,讓林瑩真相當感興趣。在手造紙上的作品《黑馬羚》尺幅並不大,也有別於其他畫作的場景感,以類似肖像畫的方式構圖。以肖像的思維,將黑馬羚優雅且英挺的姿態描繪下來。運用了手造紙本身的肌理,並且使用了陶塑材料-化妝土與之對話,形成了厚實、深沉的視覺質地。


林瑩真,《獰貓 caracal cat》,壓克力彩、色粉、油性蠟筆,72.5X91cm,2022。圖/多納藝術提供

期望營造出更具詩意的視覺氛圍,林瑩真非常著重於色彩的語彙。所使用的色相是多樣而繽紛、使用大量純色的,並且更大膽地使用純黑與純白。同時透過多種媒材的交融,疊加出如同大地般的灰階效果。而這其中的肌理層次,很有意思地同時顯現出了「豐盛」和「樸質」兩種性質。而這兩者的相融,似乎也就是林瑩真心中生命本質應有的樣貌。


林瑩真,《獰貓與帝王花 Caracal and Protea》,陶、化妝土、礦物色粉、玻璃、金箔,45x6x40cm,2022。圖/多納藝術提供

創作的過程即是探詢生命本質的過程。然而林瑩真詮釋的並非是「關於本質的內容或體悟」,而是專注於「本質的純粹性」。也就是說,林瑩真的藝術不斷去除附加的雜質,期望讓作品反應出生命最原始、最直接、最真實的樣子。而當生命回到純粹,似乎就能夠懷抱著更多的希望與可能性。


林瑩真,《貓頭鷹與木芙蓉 Owl and Hibiscus》,陶、化妝土、礦物色粉、玻璃、金箔,28X77X14cm,2022。圖/多納藝術提供

若是相對於過去的表現風格,林瑩真在《野境》之中做出了許多自我突破。從深邃到自然,許多的細節都產生變化。無論是形式或內容,均體現出更深切的思辨。

進入展場之中,林瑩真將平面作品的「動」和立體作品的「靜」並列,在打造了一個生命力量能夠循環的場域。在這樣的場域之中,可以感受到林瑩真是一位「對世界充滿感情的觀察者」,細細的將對於萬物的愛、諸多觀察後的體悟寄託在展覽之中。凝視著林瑩真的創作,會看見動植物在構圖中的趣味。也會在視覺 /  知覺層次之中,感受藝術家探詢純粹生命本質的軌跡。或許在這個複雜而迅速的社會環境裡,這樣的追求正是最值得人們深思的一個課題。

展覽資訊
『野境』 - 林瑩真個展 Wilderness (7.30-9.3.2022)
期間 ▎7.30 ~ 9.3.2022
時間 ▎1:00 ~ 7:00 pm (每周三-日)
開幕活動 ▎8.6.2022 3:00 pm
地址 ▎多納藝術 (台北市大安區基隆路二段112號7F)
導航 ▎https://goo.gl/maps/HgsiP9pYD4D2
展出藝術家 ▎  林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