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新聞網 - 《藏山迹化》3人展 見山不是山 (01.19.2019)
袁慧莉的山石化為鏡面,折射繽紛多彩的情感。(多納藝術提供)
中國的文人墨客,自古鍾情於山水,詠大山大川的名句、水墨畫多有傳世,而今人在政治經濟愈是混亂之際,寄情於山水亦成為性靈抒發的選項之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之說,歷久不衰。當代藝術家以自然山石為主題,透過不同媒材,仍表現了今日島嶼生活的文化處境。
「藏山迹化:山石三人展」,邀集蕭長正、袁慧莉、白雨3位不同時代,使用媒材也不盡相同的台灣當代藝術家,展現各自路徑上的山石風景。
多納藝術負責人陳如鈊分析,袁慧莉以台灣的島國特性加上完整的文化論述,抽離現實的景物,展現這塊土地的多元文化,她過去幾年間發展「類山水」系列,雖採取熟悉的水墨形式,但她有意識地打破傳統山水畫中的布局與用色。袁慧莉表示:「在我的畫中,山石既是物,也非物,它的界線是模糊而曖昧的。」
陳如鈊指出,蕭長正極簡的幾何雕塑,結合西方當代藝術與東方人文山水的雅致,以空靈的穿透感和俐落的線條,重新詮釋東西方藝術精粹的的當代山水雕塑;3人中最年輕的白雨,則是提出對傳統的辯證與提問,以日本動漫為文本,刻畫出Y世代與3C科技共同發展的成長過程,繁衍出屬於這個世代的科幻山水,又保留東方水墨特有的文人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