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藝術家印德拉.多迪(Indra Dodi)「Indra到此一遊」個展即日起至4月29日在Gallery 101展出,展名代表藝術家即便沒有親自走訪展出地點,也能藉由作品在世界各地「打卡」;圖為多迪今年首次發表的作品、以101為靈感的〈Behind the Big Story〉,象徵因為有非常多人的付出,才有這棟大樓。
更多觀光景點留言板常見「到此一遊」字跡,印尼藝術家印德拉.多迪(Indra Dodi)展覽今天起於台北101大樓展出,命題同以「到此一遊」概念,呼應作品隨世界展覽「打卡」旅遊。 「Indra到此一遊」個展由多納藝術主辦。多納藝術總監曾學彥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多迪過去曾造訪台灣,此次展覽特別以印象中的101大樓為靈感,創作畫作Behind the Big Story,描繪一群可愛的人簇擁著大樓,也是因為有非常多人的付出才有這棟大樓。
更多「Indra到此一遊」展共有16幅2018年至2023年間的創作,其中有3幅是2023年首次發表的全新作品,包含Behind the Big Story、Another Deep Side 及Dinner Series 2。 Another Deep Side描繪一座圖書館,男女老幼聚集在此分享閱讀各類書籍,傳遞閱讀的美好;Dinner Series 2則透過餐桌的擺設與人物的動態,傳遞人際關係中的情感層面,甚至是人類社會許多重要的決策,都能在餐桌上獲得共識。 曾學彥表示,多迪此次展名以「到此一遊」為命題,也是取自許多塗鴉都可見「到此一遊」的訊息,同時意味著藝術家即便沒有實際造訪展出地點,但也能透過作品遊歷世界各地的意涵。
更多印德拉說:學會閉上眼睛,重返童心,尋找創作的源頭,便是人類表達自我的「原力」。 歷經學院嚴格的專業訓練,尤其是在國立日惹印尼藝術大學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從超過一萬多名創作者聚集之地脫穎而出,足見印德拉的繪畫技巧已臻純熟的境界。但在發展個人創作語彙的過程中,他選擇使用最低限的繪畫技巧,逐步捨棄古典繪畫營造的豐富層次感,呈現如同孩童塗鴉般的視覺風格,也就是人類表達自我最原始方法。
更多引用觀光景點經常可見的塗鴉文字「某人到此一遊」的概念。來自印尼巴東,在世界各地展出的藝術家,印德拉.多迪(Indra Dodi)在Gallery 101展出饒富童趣的繪畫作品。共有十六幅2018年至2023年間的創作,其中有3幅是2023年首次發表的全新作品,在台北101大樓一樓Gallery 101藝術空間,為繁忙的金融中心營造活潑可愛的輕鬆氛圍。
更多引用觀光景點經常可見的塗鴉文字「某人到此一遊」的概念。來自印尼巴東,在世界各地展出的藝術家,印德拉.多迪(Indra Dodi)在Gallery 101展出饒富童趣的繪畫作品。共有十六幅2018年至2023年間的創作,其中有3幅是2023年首次發表的全新作品,在台北101大樓一樓Gallery 101藝術空間,為繁忙的金融中心營造活潑可愛的輕鬆氛圍。藝術家印德拉為了與觀眾有更進一步互動,特別發行一款Instagram濾鏡,讓你的照片呈現活潑童趣的氛圍當中。
更多此次展出「表裡之城」系列作品以台北市及高雄市的地標性建築為主角,經過解構與重組之後,讓觀者欣賞美好的景觀之餘,用自己的雙眼,更加仔細觀察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城市。
更多「Indra到此一遊」印德拉.多迪個展將於15日至4月29日,在台北101大樓的101藝廊陳展16幅以壓克力媒材完成且饒富童趣的畫作,為繁忙的金融中心營造活潑可愛的輕鬆氛圍,同時為與觀眾有更進一步互動,印德拉.多迪也特別發行一款Instagram濾鏡,讓民眾的照片也呈現在活潑可愛的氛圍中。
更多「Indra到此一遊」印德拉.多迪個展將於15日至4月29日,在台北101大樓的101藝廊陳展16幅以壓克力媒材完成且饒富童趣的畫作,為繁忙的金融中心營造活潑可愛的輕鬆氛圍,同時為與觀眾有更進一步互動,印德拉.多迪也特別發行一款Instagram濾鏡,讓民眾的照片也呈現在活潑可愛的氛圍中。
更多印德拉奠基於爪哇地區的原住民文化,並放眼全球各地的街頭塗鴉風格,糅雜成為個人的繪畫語言,看似直覺的筆觸,結合等待辯讀的文字呈現在地生活,用社會觀察者的視角,向觀者報導有關天地人之間的軼聞。每一幅作品都有背後隱藏的故事,而這些故事經過觀者的詮釋也會出現許多不同的版本。
更多有財經顧問背景的多納藝術負責人陳如鈊表示,目前大部分的畫廊是以賣較高單價的畫作為主,價格大多超過6000元,除少數業者有經營藝術商店,並無小額的商品作為此波的消費標的。 視覺藝術業者仍傾向希望文化部可以持續性提供國內藝博會及國外藝博會30%至50%補助,或是買賣藝術品免稅,乃至協同財政部提供企業及個人購藏藝術品在稅制上的獎勵政策,較可促進台灣視覺產業的長期發展。
更多2017年高雄獎得主的廖敏君,近期於多納藝術華山館呈現「曖曖-記憶的盒子」個展,帶來藝術家不同系列的創作,其中涵蓋著她對家人、對兒時、對時間的闡述,擅以工業素材結合編織手法,創造新舊記憶的結合,將時間的痕跡停留在某一刻度,並利用碳纖維線的串聯與顏料的疊加,成為一道幽微、隱晦的影像。
更多個展《曖曖—記憶的盒子》於多納藝術華山館展出中。以僅有0.002公分的上夢線撐起經、緯,不斷整理每個平面的平衡張力,再以顏料上色於層層疊疊的平面。過程中不斷梳理線和線的關係,也彷彿在梳理生活中的記憶。廖敏君表示,自己從2019年便開始以釣魚線進行創作,「受過訓練後,把人或風景很寫實畫出來不難,但我更想表現的是情緒日,是稍縱即逝,不復記憶的慌亂。」
更多家人的照片是廖敏君創作中的素材源頭,經過創作過程重構和再書寫這些影像,為親人之間無法改變的關係尋找心靈的出口,重新建構其渴望的理想模式,繼而發展了近期的「紅色吊帶裙」、「她。她」等作品。靜靜「等待風的到來/樹與海系列」,以風景及植物的影像,作為思念某人的媒介,表現東方文化中「借物詠懷」的心境,即使時間流逝、景物不再,仍不會消減內心對親人的思念。「我們的曾經系列」以兒時記憶中的卡通漫畫人物為主角,回想躺在母親懷的寧馨,或是一同扮鬼臉的家族合照;記得曾經趕著寫完功課,守在電視機前,等待自己最喜歡的卡通人物出現。我們可以把這些時刻命名為「日常的片刻」,沿著回憶的微光,捕捉消逝的日常片刻,尋找我們已經淡忘的昨日時光。
更多在多納藝術華山館展出20餘件細膩的藝術作品,此次展出作品結合影像與構成技術,使用俗稱「卡夢線」的海釣碳纖線作為主要材料,構成三維空間,再將影像以手繪方式塗布於空間內。取材卡夢線隱形與堅韌的特性,呈現作品輕盈透光的視覺風格。廖敏君執著於探索新舊記憶的連結,將熟悉的人事物,排列組合於當下的媒材之中,創造忽悠的模糊視覺,讓陳舊的時間感停留在這些碳纖線條裡,成為一幀幽微的影像。讓作品透過光影折射,傳遞對於逝去時光的念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