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雄獎得主的廖敏君,近期於多納藝術華山館呈現「曖曖-記憶的盒子」個展,帶來藝術家不同系列的創作,其中涵蓋著她對家人、對兒時、對時間的闡述,擅以工業素材結合編織手法,創造新舊記憶的結合,將時間的痕跡停留在某一刻度,並利用碳纖維線的串聯與顏料的疊加,成為一道幽微、隱晦的影像。
更多個展《曖曖—記憶的盒子》於多納藝術華山館展出中。以僅有0.002公分的上夢線撐起經、緯,不斷整理每個平面的平衡張力,再以顏料上色於層層疊疊的平面。過程中不斷梳理線和線的關係,也彷彿在梳理生活中的記憶。廖敏君表示,自己從2019年便開始以釣魚線進行創作,「受過訓練後,把人或風景很寫實畫出來不難,但我更想表現的是情緒日,是稍縱即逝,不復記憶的慌亂。」
更多家人的照片是廖敏君創作中的素材源頭,經過創作過程重構和再書寫這些影像,為親人之間無法改變的關係尋找心靈的出口,重新建構其渴望的理想模式,繼而發展了近期的「紅色吊帶裙」、「她。她」等作品。靜靜「等待風的到來/樹與海系列」,以風景及植物的影像,作為思念某人的媒介,表現東方文化中「借物詠懷」的心境,即使時間流逝、景物不再,仍不會消減內心對親人的思念。「我們的曾經系列」以兒時記憶中的卡通漫畫人物為主角,回想躺在母親懷的寧馨,或是一同扮鬼臉的家族合照;記得曾經趕著寫完功課,守在電視機前,等待自己最喜歡的卡通人物出現。我們可以把這些時刻命名為「日常的片刻」,沿著回憶的微光,捕捉消逝的日常片刻,尋找我們已經淡忘的昨日時光。
更多在多納藝術華山館展出20餘件細膩的藝術作品,此次展出作品結合影像與構成技術,使用俗稱「卡夢線」的海釣碳纖線作為主要材料,構成三維空間,再將影像以手繪方式塗布於空間內。取材卡夢線隱形與堅韌的特性,呈現作品輕盈透光的視覺風格。廖敏君執著於探索新舊記憶的連結,將熟悉的人事物,排列組合於當下的媒材之中,創造忽悠的模糊視覺,讓陳舊的時間感停留在這些碳纖線條裡,成為一幀幽微的影像。讓作品透過光影折射,傳遞對於逝去時光的念想。
更多你知道最近的台北展覽有哪些嗎?如果你正在尋找可以台北打卡的台北室內景點,可以到最紅的台北展覽Gaki Hip在新光三越,或者華山展覽米奇藝術展,也是連假最紅的景點之一;如果你喜歡現代藝術,還看看北美館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展覽。
更多多納藝術呈現12位國內外藝術家之作,聚焦於環境、生物如何共生的課題。擁有建築與景觀設計專業的安庾心,則將從事多年環境規劃與地景藝術的經驗轉化至繪畫創作當中,而特別著重於永續生態的自然議題,創造出一幅幅生物共榮的奇想樂土。而林瑩真的作品亦大量使用動植物的野性形象,以繪畫與雕塑的實踐探討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至於有二十年插畫資歷的陳盈帆則將作品改以陶藝的立體化呈現,以霧面粉彩質感、簡化圓潤造型,呈現柔和可親的風格。而本次參展的多位韓國雕塑家作品皆引發關注,關注環保議題的姜東見,以猶如草木枝枒的元素組塑出各種動物造型,寓意自然界的生物如血脈般難以分割;而卞大龍則以擬人化的北極熊帶出地球暖化的危機意識。
更多臺灣因著地域性小的特性,集結了眾多由不同單位舉辦的飯店藝術博覽會,似乎已成臺灣藝術文化特有種,其主辦單位性質也將影響博覽會風格與調性。以OAT來看,今年正邁向第五屆,其展會由三間本土畫廊負責人組織而成,其中包含朝代畫廊的劉忠河、也趣藝廊的王瑞棋以及德鴻畫廊的陳世彬。非協會型的策辦單位,也並非為外資型的藝術博覽會,OAT在未有過多政府資源與資金的挹注下,憑藉著三位負責人多年來於業界的經驗積累,成為受到國內外受到高度關注的飯店型藝術博覽會。 實際上,臺灣藏家有著良好的收藏實力,本土畫廊因著疫情於國內沉寂兩年似乎不是件壞事,而是專心致力於建構藝術家個人在臺灣的收藏結構,培養畫廊個人及藝術家品牌後,再轉向於海外的藝術市場。許多畫廊亦意識到這一點,重新佈局藝術家的參展方向,思考他們將分別國內外哪些藝博會露出。因此本屆OAT與疫情期間總體展出方向有著新結構,大多臺灣的畫廊帶來非本地藝術家,其中日本創作者佔多數,但是在選件方向就顯現出與日本畫廊不同的美學品味。
更多藝術與12位國內外藝術家,參展2023 One Art Taipei藝術台北,1月13日至1月15日進駐JR東日本大飯店,將於15樓皇家套房雙床房,擁有獨立客廳、餐廳與臥室,優雅且設計感十足的空間,邀請各界藝術愛好者前來,在春節前夕共度一場藝術盛會,體驗在頂級客房欣賞與收藏藝術品的樂趣。 第五屆「ONE ART Taipei 2023 藝術台北」將於2023年1月13日至15日在JR東日本大飯店台北 (Hotel Metropolitan Premier Taipei) 盛大登場。隨著疫情趨緩、各國邊境開放的時勢,國際之間線下交流活動再次熱絡,OAT 2023參展畫廊數量也再創高峰,匯集全台與海外共68間藝廊參展,其中多達25家來自英國、法國、中國、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外藝廊與會。 多納藝術此次與會,精選12位國內外優秀藝術家展出作品。
更多蔡名璨的創作題材與他的信仰有很深的連結,一是「多元宇宙」、二是「吸引力法則」。他常常以旁觀者的身份,揣摩周遭可能存在平行世界的交會時刻,其中則充滿各種想像出來的生命體。而「吸引力法則」則是將想像變成實相,所以在追求美好未來的希求之下,平行時空裡的「祂們」總會為我們帶來美好的事。
更多展覽名稱「好日成雙」,源自人們常說的「好事成雙」。原意為期許好事能夠接連發生,展覽衍伸出在美好的事物接踵而來之下,美滿富足的日子可期,今日是好日,明日也將是好日,後日也是好日,日日都將是好日。而所謂「好」日,每個人的定義不盡相同。藝術家認為,創作本身就是尋求美好的過程,人們也都祈求更美好的未來。 從遠古時代,陶罐上就有各式圖紋的祈福意義,在時間的推移下更產生特定的象徵意義,例如今日人們熟知的牡丹代表富貴。這些圖像象徵,成為藝術家此批創作運用的核心。
更多今日的生活環境,筆墨已經「從日常工具轉換為純藝術創作的工具」。這個具有悠久傳承的技藝,似乎漸漸能夠不再附屬於文人體制,而是更直接地成為一個獨立的、完整的學科。若以這樣的視點來感受蔡名璨的創作,我們不難發現一種更自由、更直觀的創作態度。而這樣的創作模式,也往往更勇於追求藝術家主體性、甚至更能與真實世界產生對話。 細觀《好日成雙》。蔡名璨基本上跨過了皴法用筆的框架,而是以大量的平塗來作渲染,再以部分的線描、賦彩來組構主題。從畫中,觀者能直覺地感受到藝術家的生命狀態、生命追求。然而即使是相當主觀的創作軌跡,蔡名璨也同樣有能力敘述一份典雅。 再細觀其中,蔡名璨畫中所蘊含的典雅氣質,並非是原於古典的傳承。而是來自於非常細膩的自身對話,最終更忠實地呈現出自己的人格特質。或許可說,蔡名璨的雅不僅源於媒材,更是源於自己的、自然的樣貌。
更多多納藝術此次與會,精選12位國內外優秀藝術家展出作品,參展2023 One Art Taipei藝術台北,1月13日至1月15日進駐JR東日本大飯店,將於15樓皇家套房雙床房,擁有獨立客廳、餐廳與臥室,優雅且設計感十足的空間,邀請各界藝術愛好者前來,在春節前夕共度一場藝術盛會,體驗在頂級客房欣賞與收藏藝術品的樂趣。
更多第五屆「ONE ART Taipei 2023 藝術台北」於1月13日至15日在JR東日本大飯店台北 (Hotel Metropolitan Premier Taipei) 盛大登場。隨著疫情趨緩、各國邊境開放的時勢,國際之間線下交流活動再次熱絡,OAT 2023參展畫廊數量也再創高峰,匯集全台與海外共68間藝廊參展,其中多達25家來自英國、法國、中國、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外藝廊與會。
更多作為周政緯《老地方》個展的策展人,東海大學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段存真指出,細細品味周政緯作品中的時間,不難發現對過往時光的戀舊之情,但那卻不是對現代社會的拒斥,只能說是一種將精神寄託於遠離當下的浪漫。 段存真指出,在周政緯的這一批素描作品裡,有台北傳統公寓的老舊牆面、木造的日式建築、帶著舊時代氛圍的西服店,也有大巨蛋的身影及街頭林立的咖啡店招牌,「周政緯的確迷戀於過往的美好,但並未耽溺於不可觸及的消逝時光裡,那一筆一畫所堆疊出來的城市風景,描述的就是此刻,就是現在,只是在藝術家的眼中,它們被賦予了最美好的狀態。」
更多在疫情嚴峻的這兩、三年期間,周政緯游走於住家及工作室附近的巷弄,用畫筆記錄那些從小看到大,如今卻逐漸消失的街景畫面。他希望把孰悉的地方,或是正要改變的地方可以記錄下來,以免這些景物以後消失了,就再也找不回那個溫度。他也希望能藉由這些作品,喚起跟他生活在同一個時段或台北周遭附近人們的共同記憶,在日後看到這些影像,會想起這些「老地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