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老地方:周政緯個展(12.07.2022 - 01.08.2023)

英國史學家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1903-1983)曾對「風景」提出了一個受到廣泛認可的說法:「除了愛以外,能夠得到全人類認同的感情也許就只有從美好景色中感受到的快樂了。」矛盾的是,風景畫在西方繪畫傳統裡卻始終具有較低的位階,評論者總是將目光停留在怡人畫面的皮層,忽略了描繪景色對於藝術家而言那不可或缺的魅力所在-它讓創作者內部的自我欠缺與投射得到舒緩的出口,治癒了畫圖的人,也從而讓觀畫者走入由美感與精神性所架構出來的景框之中,讓他們得以與煩擾的世俗瑣事告別。而這段陳述,也可以作為對周政緯作品的精確理解。

更多

與森林共存:姜東見雕塑展 (11.02 - 12.04.2022)

韓國藝術家姜東見(Kang Dong Hyun 1977~ )首度來台展出,在多納藝術華山館展出「共存之森」(Forest of Coexistence)系列雕塑作品。以樹木枝條的造形,構成各種動物與樂器造形,作品散發靈動的仙氣,搭配精心佈置的展場,讓人彷彿置身於神祕的北國森林。

更多

向光的幽徑:游幸姍/林瑩真雙個展 (09.01 - 10.31.2022)

繼2021年《城市行走,城市印象》盧昉與周政緯創作展大獲好評,多納藝術與101畫廊今年再度合作,邀請獨立策展人曾學彥策劃《向光的幽徑》游幸姍個展、林瑩真個展,兩檔個展接力展出。《向光的幽徑》題目取自兩檔個展:《斑斕幽徑》游幸姍個展,以及《向光野境》林瑩真個展。將兩位創作者理念相通之處,透過畫作與展場視覺設計接續呈現。在國際指標性建築台北101大廳,為繁忙的情境注入唯美沈靜的氣息。

更多

繁花似錦-常玉版畫展 (09.28 - 10.30.2022)

集結2017年、2018年由典藏常玉畫作的國立歷史博物館與企業界合作發行的限量版畫,皆採用博物館等級無酸藝術紙,以及數位微噴版畫技術製作,多納藝術以雅俗共賞、居家裝飾為展覽目標,精選二十款花卉靜物主題項目,舉辦「繁花似錦 」常玉版畫展。

更多

【異教徒的詩歌】盧昉個展 (08.24 - 09.25.2022)

13年來藝術家盧昉從個人角度出發,透過自身去體會、理解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及差異,更希望能夠透過創作來呈現兩者之間摩擦出的火花。多納藝術將邀請各位貴賓前來多納藝術華山館現場欣賞【異教徒的詩歌】盧昉個展。 藝術家盧昉出生於臺灣,三歲到美國生活,九歲回臺灣就學,臺藝大畢業後赴西班牙撒拉曼卡大學與賽維亞古城深造,博士班就讀繪畫與古物修復組的盧昉,練就了一身精湛、細膩的古典油畫功夫。藝術家透過本次個展,回顧10多年人生當中的創作心境及信念,也為出古入今系列做了個總結,展覽期間歡迎各位來賓與我們共同一覽藝術家精彩的個人展覽。

更多

『野境』 - 林瑩真個展 Wilderness (07.30 - 09.03.2022)

『野境』 - 林瑩真個展 Wilderness (Jul.30 - Sep.3.2022)

更多

敬生活!:印德拉‧多迪個展 (07.20 - 08.21.2022)

印德拉說:學會閉上眼睛,重返童心,尋找創作的源頭,也就是自我表達的原力。 印德拉的新居中,在一樓的樓梯後方,有一方安靜的木質小室,簡單的配置可以一眼看出是他用來休憩或靜坐的席位,與印尼男人的發呆亭不同的是,這裡僅供一人獨享,在獨處的時間中,他就能沿著記憶尋回初心。歷經學院嚴格的專業訓練,並在眾多創作者聚集之地脫穎而出,足見印德拉的繪畫技巧已臻純熟的境界,但在發展創作語彙的過程中,他選擇使用最低限的繪畫技巧,逐步捨棄古典繪畫營造的豐富層次感,呈現如同孩童塗鴉的畫面,也就是表達自我最原始方法。

更多

凱基銀行中山分行《看花天:林瑩真個展》(04.25 - 07.29.2022)

本次展出的作品為藝術家--林瑩真自2016年至今的一系列創作,從展覽中了解藝術家近五年的創作演變歷程,從對植物、古生物的近距離想像摹寫,到《白露》中宛如對神靈的描繪,展現藝術家對生命的體會,以及以繪畫傳達思想的多樣化。

更多

歡樂時光 - 當代潮流展 Happy Days (06.01 - 07.17.2022)

歡樂時光 - 當代潮流展 Happy Days (Jun.1 - Jul.17.2022)

更多

凱基銀行松山分行《如幻似夢:游幸姍個展》(01.20 - 07.15.2022)

多納藝術與凱基銀行合作第六檔,於凱基銀行敦南分行展出新藝獎及大藝獎藝術家──游幸珊的個展「如幻似夢」,帶來2022年游幸珊巡迴個展美麗的新篇章,帶給大家不同的美學洗禮。

更多

《聚合 Encounter》:多納藝術華山館開幕展 (05.08 - 05.29.2022)

「不安的年代,我們需要全新升級的療癒空間。」 延續多納藝術的品牌精神,今年選擇華山文創園區進駐,緊鄰停車場與偌大的公園綠地,位於紅磚區倉庫第一排,周圍老樹成蔭,室內展演與戶外的古蹟環境構成沁人的文化氛圍。多納藝術試圖將商業畫廊既定的營運範疇,擴增為公開共享的基地,為藝術市場投出無限可能的問路石,整合藝術、文創設計、策展、收藏、藝術顧問服務,在園區中同時交互作用。多納藝術華山館開幕首展「Encounter聚合」,精選旗下藝術家的重要作品展出,為闡述品牌成立至今,以藝術之名,持續匯集各種領域的小分子,最終成為擁有巨大分子量的物質,作為品牌發展的主要養分。

更多

《紙上園》:洪千惠個展 (02.19 - 03.19.2022)

「空間並非填充物體的容器,而是人類意識的居所。」-- Gaston Bachelard 2022開春,多納藝術帶來新興藝術家—洪千惠的首檔個展。《紙上園》並非意指烏托邦、桃花源,而是藝術家反映心靈世界的祕密花園,在其中放任思想漫遊、肆意揮灑,沉浸於寧靜而糾結自我。

更多

看不透的夢遊世界:王寶慶個展 (11.20.2021 - 01.08.2022)

人生在世,宛如夢境,籠罩於一片混沌之中,世上的紛爭、衝突起源於人們相互的不理解,思想間的對立演變成激烈的行徑。人們習慣以不同詞彙定義自己,「基督徒」、「環保主義」、「激進派」、「異性戀」……,透過這些定義為自己尋求安全感,促使不同聲音出現於社會中,但同時也抑制了各個群體間的交流。 宗教、黨派間的爭執,性別、族群的不合,對議題的意見相左,生活在充斥著各種聲音的環境中,日夜不分的資訊轟炸,使我們逐漸無法分辨以何為重。我們如同在夢遊狀態,於夢中行走,現實亦起身行動,卻無法感知在夢中所思所想,是否與現實作為相符,無法認清時空方位,看不透孰重孰輕、孰是孰非。

更多

凱基銀行敦南分行《轉喻之詩:游幸姍個展》 (- 10.29.2021)

多納藝術與凱基銀行合作第五檔,於凱基銀行敦南分行展出新藝獎及大藝獎藝術家──游幸珊的個展「轉喻之詩」,帶來2021年游幸珊巡迴個展美麗的終章,每個展覽的作品也都給大家帶來不同的美學洗禮。

更多

幽岫參天外:白雨 ╳ 陶綱雙人展(09.04 - 10.09.2021)

多納藝術此次聯合展出當代水墨藝術家白雨和陶綱的雙人創作,以「幽岫參天外」為展題,引申出當代水墨藝術家那股清風幽骨,不與世爭,於化外顯丹青,悠遊於寰宇天際之間又不失當代藝術風格。 幽岫原意為深山中之岩洞,常引申為隱居之意;天外之意乃天空之外的極遠之處。古有云:「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亦如前所述,山水畫本就具備著現實與理想的二元特性。當身體只能蟄居在畫室之中,其對宇宙外的想像依然熱情,進而思考著在合理性之下,由內而外地描繪出那未知而神祕的天外之境。 六朝時書法家兼畫家的宗炳是這樣形容山水畫作:「⋯⋯且夫崑崙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則其形莫睹。迴以數里。則可圍於寸眸。則其見之彌小。」山水畫誕生於魏晉之前、成於北宋、流傳至今,但創作的大方向多都緊抓著一個特點:小中現大。也就是上述宗炳所言:「迴之數里、則可圍於寸眸。」藝術家以古典山水畫為創作的謬思,思考著世界是如何地被各個時代的人們所認識與理解,進而以此為基礎,對其資訊範圍外的世界描寫其可能性;本次展題《幽岫參天外》便是以此基礎為發想。

更多